【導讀】司機開車撞死人如何判刑?具體需根據(jù)具體情況來定,一般判處3-7年,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判處7年以上,賠償需要根據(jù)死者的年齡、職業(yè)、工資收入、戶口性質等綜合進行計算。

根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第一百三十三條規(guī)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(guī),因而發(fā)生重大事故,致人重傷、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;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(jié)的,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;因逃逸致人死亡的,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具體為:
1、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【交通肇事罪】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(guī),因而發(fā)生重大事故,致人重傷、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;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(jié)的,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;因逃逸致人死亡的,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2、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屬于“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(jié)”,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:
(1)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,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;
(2)死亡六人以上,負事故同等責任的;
(3)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,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,無能力賠償數(shù)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。 第五條 “因逃逸致人死亡”,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,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。
3、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:
(1)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,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;
(2)死亡三人以上,負事故同等責任的;
(3)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,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,無能力賠償數(shù)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。
交通事故死亡的賠償費用包括死亡賠償金(未滿60歲城鎮(zhèn)戶口33349元/年x20=666980元)、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、喪葬費38838元,及被扶養(yǎng)人生活費需要根據(jù)被撫養(yǎng)人的情況而定。
主要的賠償項目有:死亡賠償金、喪葬費、被扶養(yǎng)人生活費、精神損害撫慰金、交通費、醫(yī)療費、住宿費襲、誤工費等。
根據(jù)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七十四條 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?shù)臓幾h,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,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。
經(jīng)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,當事人未達成協(xié)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,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。
如果司機與車主是雇傭關系,車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,但是如果司機有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,應當與車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。車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,可以向司機追償。
如果車主只是將車出借給司機并無過錯,車主對司機的交通事故不承擔責任。
1、自己責任:在駕駛員就是車主的情況下,駕駛員的責任就是車主自己的責任。
2、雇主責任:在駕駛員是在從事雇傭活動中發(fā)生交通事故的,駕駛員與車主之間的責任承擔應依據(jù)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》第9條予以確定。
3、連帶責任:在車輛有安全隱患或車主有過錯的情況下,車主與車輛使用人構成共同侵權,車主責任應依據(jù)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》第3條予以確定。
4、不承擔責任:
(1)因被盜、被搶等車主意志外原因,導致車輛被他人控制,進而發(fā)生道路交通事故;
(2)如果名義車主提供了充分證據(jù)證實車輛確已實際移轉,且名義車主自身沒有過錯,真正車主也承認其車主身份,在這種情況下,名義車主可不承擔責任。
5、在一定范圍內承擔共同賠償責任:車主與實際使用人之間存在承包經(jīng)營、掛靠、租賃等經(jīng)濟利益關系,車主對交通事故的發(fā)生也沒有過錯,則應在一定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。
6、補償責任:車輛被借用,車主從車輛的使用中不獲取經(jīng)濟利益,對交通事故中的發(fā)生也沒有過錯,依據(jù)《民法通則》第123條及公平原則確定車主承擔一定的責任,主要考慮應確保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能夠得到適當補償。
犯罪故意,是指行為人明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發(fā)生危害社會的結果,并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(fā)生的一種心理狀態(tài)。犯罪故意的內容包括以下兩個方面:認識因素和意識因素。
認知因素:明知必然或明知可能;意識因素:希望(積極追求)、放任(不追求、不反對)。
需要注意的是,犯罪故意不等于犯罪動機。《刑法》第二百三十二條 規(guī)定,故意殺人的,處死刑、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;情節(jié)較輕的,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根據(jù)該條款規(guī)定,沒有殺人動機,也是可以觸犯故意殺人罪的。
因此,司機駕車撞死人后,辯稱沒有殺人動機的理由是不成立的。判斷其是否故意殺人還是交通肇事,關鍵在于看其是否看到了行人,并且希望或放任自己的行為而導致行人死亡。交通肇事是過失犯罪,主觀上是沒有預見會撞死人或者預見了但輕信能避免。
對于這種案件應結合案發(fā)地的交通狀況、行人流量、司機駕駛狀態(tài)等來調查。
【問】公司司機開車撞死人如何賠償?
【答】肇事車輛為單位所有,司機執(zhí)行職務,即工作或生產過程中履行駕駛職責,行為受所在單位或車輛所有人委派或認可,由單位或車輛所有人承擔事故賠償責任。
《侵權責任法》第回三十四條第一款明確規(guī)定: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(zhí)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,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。
但如果事故為主要責任以上,司機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。
刑法第133條,交通肇事罪,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(guī),發(fā)生重大交通事故,致人重傷、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,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。
【問】車禍撞死人,被判賠償,無力賠償會怎么辦?
【答】車撞死人被判賠償,但是車主又無力賠償。主要看車保險手續(xù)是否齊全。如果手續(xù)齊全的話,保險公司應該承擔一部分。車主如果實在無力償還,那么只能走法律程序。也許會被羈押。
【問】車禍撞死人,保險賠百分之多少?
【答】針對車禍撞死人的情況,可以賠償?shù)谋kU有兩種,即交強險和三者險,它們的賠償金額與被保險人所負的責任有關。其中,交強險可以100%賠付,但前提是在責任限額內。如果被保險人在事故中有責任,那么死亡賠償?shù)呢熑蜗揞~是110000元;如果被保險人在事故中無責任,其死亡賠償限額就是11000元。
至于三者險,則是在交強險賠償之后,若有超出部分,再進行賠償,其賠付比例一般在80%-95%之間。其中,若被保版險人在事故中負全部責任,那么三者險賠償80%;若被保險人在事故中負主要責任,賠償85%;若被保險人在事故中負同等責任,賠償90%;若被保險人在事故中負次要責任,賠償95%。
網(wǎng)站聲明:交通違章查詢網(wǎng)刊載內容均來自當?shù)貦C構或網(wǎng)絡,主要以學習交流為目的,包括但不限于問題和政策等內容,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。如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將鏈接反饋給我們,核實后會盡快處理。
Email:********@qq.com
車輛違章記錄查詢是公安網(wǎng)開通的網(wǎng)站車輛違章查詢系統(tǒng),為您提供全國368個城市所有機動車違章查詢,車輛在本地或異地的交通違章查詢。